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分类索引
最近更改
随便看看
灵兰秘典
沙盒
捐助本站
帮助
帮助
方针指引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MediaWiki帮助
中医百科
搜索
搜索
登录
个人工具
登录
查看“吴茱萸散”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清除缓存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页面值
短URL
←
吴茱萸散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必须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才能编辑页面。请通过
参数设置
设置并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一九七引《医林方》:吴茱萸散|组成=吴茱萸 槟榔 木瓜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15克,生姜汤调下。|功用=|主治=温肝降逆。治奔豚气,或吐或汗出,发时气上冲心,闷乱,不省人事。|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七引《医林方》}}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吴茱萸散|组成=吴茱萸30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半夏30克(汤洗七遍,去滑)白术30克 鳖甲3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澜)赤茯苓30克 前胡30克(去芦头)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烙)京三棱30克 桂心30克 厚朴3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热)槟榔30克 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制法=上药捣筛为散。|性状=|用法=每服15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大枣3枚,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功用=|主治=治胸痹,咽喉噎塞,不能下食。|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四:吴茱萸散|组成=吴茱萸7.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芎藭30克 干姜15克(炮裂,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脐)|制法=上药捣为粗散。|性状=|用法=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功用=|主治=温中散寒。治小肠虚寒,小腹刺痛,或绕脐结痛,身出冷汗。|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二十:吴茱萸散|组成=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5克 肉豆蔻仁 干姜(炮)甘草(炙)各15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高良姜各60克 缩砂仁 陈曲(炒)白术各30克|制法=上十一味,捣罗为散。|性状=|用法=每服3克,空腹时用粥饮调下。|功用=|主治=温中祛寒,健牌燥湿。治肠痹。寒湿内搏,腹满气急,大便飧泄。|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吴茱萸散|组成=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微炒),五味子1两。|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以酒2大盏浸半日,煎至1盏3分,去滓,分3次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产后体虚,汗出心烦,食少,四肢羸弱,涩涩恶寒。|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八}}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TOCright/styles.css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方剂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吴茱萸散
。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