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分类索引
最近更改
随便看看
灵兰秘典
沙盒
捐助本站
帮助
帮助
方针指引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MediaWiki帮助
中医百科
搜索
搜索
登录
个人工具
登录
查看“加味归脾汤”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清除缓存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页面值
短URL
←
加味归脾汤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必须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才能编辑页面。请通过
参数设置
设置并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方剂|方名=《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归脾汤|组成=潞党参3钱,炙黄耆3钱,生晒术3钱,茯神3钱,归身3钱,枣仁2钱,远志2钱,阿胶1钱,焦山栀1钱,丹皮1钱,清炙草5分,广木香5分,龙眼肉5枚。|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补脾养阴。主夹血伤寒后期,出血已止,阴液亏虚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方剂|方名=《正体类要》卷下:加味归脾汤|组成=归脾汤加柴胡、山栀。|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妇人血虚,心脾郁结,经闭发热,产门不闭,及乳岩初起;脾经[[血虚发热]];因肝脾二脏郁怒,气血亏损者,伴有内热,夜热,五心发热,肢体倦瘦,月经不调。|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正体类要》卷下}} {{方剂|方名=《疫疹一得》卷下:加味归脾汤|组成=人参1钱,黄耆1钱半(炒),白术1钱(炒),茯神3钱,枣仁2钱(炒),远志1钱半(炒),甘草5分,当归1钱半,麻黄根2钱,牡蛎3钱,红枣3枚,浮麦3钱。|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自汗,盗汗。|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疫疹一得》卷下}} {{方剂|方名=《医宗必读》卷八:加味归脾汤|组成=人参 炙黄耆 白术 当归 茯苓 酸枣仁各4.5克 远志肉2.4克 木香 甘草<炙)各1.5克 龙眼肉6克 大枣2枚 煨姜3片 菖蒲2.4克 桂心1.5克|制法=|性状=|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食后服。|功用=|主治=补益心脾。治心虚悸动而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宗必读》卷八}} {{方剂|方名=《医部全录》卷三九九引《薛氏医案》:加味归脾汤|组成=白术(炒)1钱,人参1钱,茯苓1钱,柴胡5分,川芎5分,山栀(炒)5分,芍药(炒)5分,甘草(炒)5分,熟地黄8两,当归8两。|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内消乳岩。主妇人乳岩初起。|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部全录》卷三九九引《薛氏医案》}} {{方剂|方名=《一盘珠》卷五:加味归脾汤|组成=人参、黄耆、当归、白术、枣仁、志肉、茯神、甘草、川郁金、香附、木香、牛膝。|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脱疽脾虚,兼郁火下注,饮食减少。|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一盘珠》卷五}} {{方剂|方名=《叶氏女科》卷二:加味归脾汤|组成=人参2钱,黄耆2钱,白术(蜜炙)2钱,茯苓2钱,枣仁2钱,远志(制)1钱,当归1钱,柴胡8分,山栀仁8分,枳壳(麸炒)8分,木香(不见火)5分,炙甘草5分。|制法=|性状=|用法=加龙眼肉7枚,水2钟,煎7分,空腹服。|功用=|主治=子悬。妊娠4-5月,因脾郁而致胎气不和,逆上心胸,胀满疼痛不安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方剂|方名=《盘珠集》卷上:加味归脾汤|组成=人参、白术(炒)、茯神(去皮木)、当归(去尾)、枣仁(去壳,炒)、莲肉(去心)、黄耆(蜜炙)、远志、木香。|制法=|性状=|用法=远志辛散而上升,不宜多用,四五分足矣。|功用=|主治=子肿,血少气滞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盘珠集》卷上}} {{方剂|方名=《口齿类要》:加味归脾汤|组成=归脾汤加柴胡、丹皮、山栀。|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思虑动脾火,元气损伤,体倦发热,饮食不思,失血牙痛,思虑之过,血伤火动,口舌生疮。|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口齿类要》}} {{方剂|方名=《医宗金鉴》卷四十九:加味归脾汤|组成=归脾汤加伏龙肝。|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妇人心、脾伤损,每交接辄出血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九}} {{方剂|方名=《医宗金鉴》卷四十九:加味归脾汤|组成=归脾汤加辰砂、琥珀末。|制法=|性状=|用法=上将归脾汤水煎,调辰砂、斛珀末服之。|功用=|主治=妇人七情内伤,心脾亏损,神无所护,致夜梦鬼交,独笑独悲。|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九}} {{方剂|方名=《医宗金鉴》卷四十八:加味归脾汤|组成=归脾汤加朱砂、龙齿。|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妇人产后,忧愁思虑伤心脾,惊悸恍惚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八}} {{方剂|方名=《保婴撮要》卷三:加味归脾汤|组成=人参1钱,黄耆1钱,茯神(去木)1钱,甘草1钱,白术(炒)1钱,木香5分,远志(去心)1钱,酸枣仁1钱,龙眼肉1钱,当归1钱,牡丹皮1钱,山栀(炒)1钱。|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婴儿为患者,令子母俱服之。|功用=|主治=乳母忧思伤脾,以致小儿[[血虚发热]],腹痛发抽,怔忡失眠,自汗盗汗,口舌生疮;及妊娠吐衄;因乳母郁怒积热,婴儿腹痛发搐者;小儿因乳母忧思郁怒,胸胁作痛,或肝脾经分患疮疡之证,或寒热惊悸无寐,或便血盗汗,口疮不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保婴撮要》卷三}}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TOCright/styles.css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方剂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加味归脾汤
。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