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分类索引
最近更改
随便看看
灵兰秘典
沙盒
捐助本站
帮助
帮助
方针指引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MediaWiki帮助
中医百科
搜索
搜索
登录
个人工具
登录
查看“四神丸”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清除缓存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页面值
短URL
←
四神丸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必须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才能编辑页面。请通过
参数设置
设置并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方剂|方名=《中国药典》:四神丸|组成=肉豆蔻(煨)200g 补骨脂(盐炒)400g 五味子(醋制)200g 吴茱萸(制)100g 大枣(去核)200g|制法=|性状=本品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咸而带酸、辛。|用法=口服,一次9g,一日1~2次。|功用=|主治=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加减=|注意=|规格=|贮藏=密闭,防潮。|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中国药典》}} {{方剂|方名=《内科摘要》卷下:四神丸|组成=肉豆蔻(生用)60克 补骨脂(炒)120克 五味子60克 吴茱萸120克|制法=上药为末,加红枣50枚,生姜120克,切碎,用水煮至枣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次50~70丸,空腹时服。|功用=|主治=温肾暖脾,固涩止泻。治脾肾虚寒,大便不实,饮食不思,或食而不化,或腹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现常用于慢性腹泻、肠结核等属脾肾虚寒之久泻或五更泄泻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本方是《普济本事方》二神丸和五味子散二方组合而成。方中补骨脂温肾暖脾为君;吴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为臣,二者相配,脾肾兼治,使命门火足则脾阳得以健运,温阳涩肠之力相得益彰,五味子酸敛固涩,合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养胃,共为佐使。|来源=|摘录=《内科摘要》卷下}} {{方剂|方名=《古今医统》卷七十三引《医林集要》:四神丸|组成=五味子120克 熟地黄180克 肉苁蓉500克 菟丝子饼60克|制法=上药为末,酒煮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功用=|主治=治禀赋虚弱,小便频数不禁。|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古今医统》卷七十三引《医林集要》}}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TOCright/styles.css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方剂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四神丸
。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