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分类索引
最近更改
随便看看
灵兰秘典
沙盒
捐助本站
帮助
帮助
方针指引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MediaWiki帮助
中医百科
搜索
搜索
登录
个人工具
登录
查看“蠲痹汤”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清除缓存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页面值
短URL
←
蠲痹汤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必须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才能编辑页面。请通过
参数设置
设置并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方剂|方名=《重订严氏济生方》:蠲痹汤|组成=当归(去芦,酒浸)赤茯苓 黄耆(去芦)片子姜黄 羌活各45克 甘草(炙)15克|制法=上药哎咀。|性状=|用法=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治身体烦疼,项背拘急,或痛或重,举动艰难,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脉无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方剂|方名=《医学心悟》卷三:蠲痹汤|组成=羌活1钱,独活1钱,桂心5分,秦艽1钱,当归3钱,川芎7分,甘草(炙)5分,海风藤2钱,桑枝3钱,乳香(透明)8分,木香8分。|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br]风气胜,更加秦艽、防风;寒气胜者,加附子;湿气胜者,加防己、萆薢、苡仁;痛在上者,去独活,加荆芥;痛在下者加牛膝;间有湿热者,其人舌干喜冷、口渴溺赤、肿处热辣,此寒久变热也,去桂心,加黄柏3分。|功用=|主治=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方剂|方名=《杨氏家藏方》卷四:蠲痹汤|组成=当归(去土,酒浸一宿)羌活(去芦头)姜黄 白芍药 黄耆(蜜炙)防风(去芦头)各45克 甘草15克(炙)|制法=上药哎咀。|性状=|用法=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治风温相搏,身体烦疼,项臂痛重,举动艰难,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脉无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方剂|方名=《魏氏家藏方》卷八:蠲痹汤|组成=当归(去芦,酒浸)半两,羌活半两,甘草半两(炙),白术(炒)1两,芍药1两,附子(生,去皮脐)1两,黄耆(蜜炙)3钱,防风(去芦)3钱,姜黄3钱,薏苡仁3钱。|制法=|性状=|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2盏,加生姜5片,枣子1个,漫火煎至1盏,取清汁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气弱当风饮吸,风邪容于外,饮湿停于内,风湿内外相搏,体倦舌麻,甚则恶风多汗,头目昏眩,遍身不仁。|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八}} {{方剂|方名=《嵩崖尊生全书》卷七:蠲痹汤|组成=当归1钱5分,赤芍1钱5分,黄耆1钱5分,姜黄1钱5分,羌活1钱5分,甘草5分,薄荷5分,桂枝5分。|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手气。手肿痛,或指掌连臂膊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嵩崖尊生全书》卷七}} {{方剂|方名=《医宗金鉴》卷三十九:蠲痹汤|组成=附子、当归、黄耆、炙草、官桂、羌活、防风。|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冷痹。痹病而身寒无热,四肢厥冷。|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医宗金鉴》卷三十九}}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TOCright/styles.css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方剂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蠲痹汤
。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