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百科
搜索
切换搜索
切换菜单
切换个人菜单
查看“二味消毒散”的源代码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更多语言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页面
讨论
更多操作
←
二味消毒散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必须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才能编辑页面。请通过
参数设置
设置并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方剂|方名=《外科大成》卷一:二味消毒散|异名=[[二味拔毒散]](《[[医宗金鉴]]》卷六十二)、[[二味败毒散]](《[[药奁启秘]]》)。|组成=[[白矾]]<sub>一两</sub>,[[明雄黄]]<sub>二钱</sub>|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法=茶清调化,用鹅翎蘸扫患处。|功用=①《[[浙江中医杂志]]》(1958;12:封三):杀菌化腐,燥湿敛疮。<br>②《[[中药成药制剂手册]]》:除湿止痒。|主治=风湿热毒引起的[[疮疡]]、[[湿疹]],红肿痒痛,及毒虫咬伤。<br>①《[[外科大成]]》:[[热疖]]、[[痱]]、[[痤]]、[[疥]]、疹、风湿痒疮。<br>②《[[疡科遗编]]》:喉袋蛇缠,湿热时毒。<br>③《[[验方新编]]》:毒虫咬伤。<br>④《[[中药成药制剂手册]]》:湿毒引起的疮疡,红肿痛痒流水,及[[湿疹]],[[慢性中耳炎]]。<br>⑤《[[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皮炎、疮疹。|临证举例=①[[麻风]]神经痛 《[[浙江中医杂志]]》(1958;12:封三):山东省北坛医院采用浓茶汁调'''二味拔毒散'''外治 80 例麻风神经痛,收到了良好效果。一般在敷药 10~15 分钟后,疼痛基本消失,局部仅留有轻度胀感,24 小时后将药解除,胀大的神经已显著变细变软。80 例中,经敷贴一次治愈的有 66 例(占82.5%),敷贴两次治愈的有 13 例(占16.25%),只一例敷贴四次,疗效达 100%。<br>②风毒肿 《[[江苏中医]]》(1965;3:38):以[[雄黄]]、[[明矾]]各等分,共研极细末,与[[野菊花根]]捣汁拌匀如糊,涂于风毒肿之浮肿部,日搽二至三次,治疗轻、中、重三型之风毒肿 36 例,除 2 例未坚持治疗外,均愈。|摘录=《[[外科大成]]》卷一}}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TOCright/styles.css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方剂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二味消毒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