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分类索引
最近更改
随便看看
灵兰秘典
沙盒
捐助本站
帮助
帮助
方针指引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MediaWiki帮助
中医百科
搜索
搜索
登录
个人工具
登录
查看“麻黄丸”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清除缓存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页面值
短URL
←
麻黄丸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必须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才能编辑页面。请通过
参数设置
设置并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方剂|方名=《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麻黄丸|组成=麻黄(去节)2分,细辛2分,甘草2分(炙),款冬花3分,柴胡3分,紫菀3分,茯苓3分,百部3分,枳实(炙)3分,贝母5分,大黄5分,黄芩4分,杏仁6分(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乌豆大。|性状=|用法=4-5岁儿每服20丸,每日2次,稍加之。|功用=|主治=小儿咳嗽,经年不愈,喉鸣喘。|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 {{方剂|方名=《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麻黄丸|组成=麻黄3分,茯苓3分,紫菀4分,五味子2分,杏仁(去皮尖)2分,细辛2分,桂心2分,干姜2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性状=|用法=3-4岁儿每服2-3丸,不知稍增之。|功用=|主治=逐水。主少小胸中痰实嗽,及伤寒水气。|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 {{方剂|方名=《医心方》卷十三引《效验方》:麻黄丸|组成=麻黄根2分,石膏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性状=|用法=大人服如小豆3丸,每日3次,小儿以意增损。|功用=|主治=人汗劳不止。|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心方》卷十三引《效验方》}}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十四:麻黄丸|组成=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甘草(炙,锉)1两,半夏(汤浸,生布挼选7遍,焙)1两,生姜(去皮)1两半(先与半夏同捣,炒干)。|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性状=|用法=以生姜汤送下3丸,渐加至5-10丸,空心、午时各1服。|功用=|主治=中风邪狂走,或自高自贤,或悲泣呻吟,及卒得惊悸,邪魅恍惚,心下虚悸。|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二十四:麻黄丸|组成=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干)4两,乌头(水浸3日,日1易,晒干,炮裂,去皮脐)4两,天南星(炮,捣末)4两,半夏(汤洗去滑7遍)4两,石膏(泥裹,火煅通赤,研)4两,白芷3两,甘草(炙,锉)1两,龙脑(研)半两,麝香(研)1分。|制法=上将八味为末,水煮天南星为丸,如小弹子大。|性状=|用法=每服1丸,葱条或葱酒嚼下,薄荷茶亦得,连服2-3次。|功用=|主治=解表,止头痛。主伤寒头痛,破伤风,及一切诸风。|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麻黄丸|组成=麻黄3分(去根节),桂心半两,独活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赤芍药半两,川大黄(锉,微炒)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松花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性状=|用法=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每日3次。|功用=|主治=小儿龟背。|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TOCright/styles.css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方剂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麻黄丸
。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