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橘皮散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〇二: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半夏3分(湯浸7遍去滑),乾薑半兩(炮裂,銼)。 |
制 法 | 上為粗散。 |
用 法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霍亂嘔逆,腹鳴下痢,心下脹滿。 |
摘 錄 |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〇二 |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一八七: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枳殼2兩(麩炒微黃,去瓤)。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生薑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溫溫頻服。 |
主 治 | 胸痹,胸中愊愊如滿,噎塞如痹,咽喉中澀,唾沫。 |
摘 錄 |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一八七 |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三: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7.5克(湯浸,去白、瓤,焙)桔梗7.5克(去蘆頭)貝母15克(煨微黃)雞蘇7.5克 杏仁7.5克(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人參7.5克(去蘆頭) |
制 法 | 上藥搗粗羅為散。 |
用 法 | 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入燈心10莖,煎至75毫升,去滓溫服,日三四次。 |
主 治 | 主小兒咳嗽,胸中滿悶,不欲乳食。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三 |
《聖濟總錄》卷三十三: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檳榔(銼)1兩,桂(去粗皮)3分,牽牛子(微炒)1兩。 |
制 法 | 上為細散。 |
用 法 | 每服1錢半匕,食前溫酒調下,1日2次。 |
主 治 | 傷寒後腳氣,胸中滿悶,喘息促急。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三十三 |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四: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木香半兩,牽牛子1兩(微炒),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枳實半兩(麩炒微黃),羌活半兩,烏臼皮半兩(銼),漢防己1兩。 |
制 法 | 上為細散。 |
用 法 | 每服3錢,空心濃煎桑根白皮湯調下。以利為度。 |
主 治 | 十種水氣,皮膚腫滿,三焦壅閉,上喘咳嗽,大便不通。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四 |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皮半兩,赤茯苓半兩,桂心半兩,大腹皮半兩(銼),芎?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
主 治 | 消渴,飲水過多,心腹脹滿,或脅肋間痛,腰腿沉重。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 |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1兩,人參1兩(去蘆頭),胡椒半兩,肉豆蔻1兩(去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五膈氣,胃中宿冷,食不消化,嘔吐酸水。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 |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粟米半分(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訶黎勒皮2兩,丁香1兩。 |
制 法 | 上為細散。 |
用 法 | 每服1錢,以生薑湯調下,不拘時候。 |
主 治 | 膈氣,脾氣弱,嘔逆不能下食。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 |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檳榔1兩,人參1兩(去蘆頭),白朮1兩,厚朴1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
制 法 | 上為粗散。 |
用 法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2枚,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噦逆醋咽,胸膈不利,食少腹脹。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 |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1兩,桔梗1兩(去蘆頭),木通3分(銼),赤茯苓1兩,百合3分,羚羊角屑1兩半,馬藺子1兩(微炒),紫菀1兩(去苗土),射干3分,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
制 法 | 上為粗散。 |
用 法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膈氣,因食即噎塞,如有肉臠在咽中不下。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 |
《太平聖惠方》卷五: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1兩(去蘆頭),葛根2兩,蘆根1兩(銼),麥門冬1兩(去心),枇杷葉半兩(拭去毛,微炙)。 |
制 法 | 上銼細和勻。 |
用 法 |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分溫2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脾胃壅熱,嘔噦煩渴,不下食。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五 |
《太平聖惠方》卷五: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羚羊角屑半兩,麥門冬2兩(去心),人參1兩(去蘆頭),紫蘇莖葉1兩,澤瀉半兩。 |
制 法 | 上為粗散。 |
用 法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脾胃壅熱,嘔噦煩渴,不下食。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五 |
《太平聖惠方》卷五: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半(湯浸,去白瓤,焙),胡椒半兩,桂心3分,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高良姜1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厚朴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訶黎勒1兩(煨,用皮)。 |
制 法 | 上為細散。 |
用 法 | 每服1錢,食前以清粥飲調下。 |
主 治 | 脾氣虛,心腹脹滿,大腸不調,少思飲食,四肢無力。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五 |
《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五: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前胡3分(去蘆頭),木香3分,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尖,微炒),半夏半兩(湯浸7遍去滑),大腹皮1兩(銼),檳榔1兩。 |
制 法 | 上為粗散。 |
用 法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濕腳氣。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五 |
《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三:陳橘皮散
異 名 | 陳橘皮湯 |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漢防己半兩,赤茯苓3分,檳榔3分,木通3分(銼),紫蘇莖葉1兩,木香半兩,大腹皮1兩(銼)。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陳橘皮湯(《聖濟總錄》卷五十七)。方中檳榔用量原缺,據《聖濟總錄》補。 |
主 治 | 腹內諸氣,脹滿喘促。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三 |
《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六: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1分(炙微赤,銼),紫蘇莖葉1兩。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咳嗽上氣,胸膈不利。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六 |
《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二: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澤瀉半兩,赤茯苓半兩,人參3分(去蘆頭),白朮3分,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桂心3分,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辛3分,乾薑半兩(炮裂,銼)。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大棗3枚,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熱頻服。 |
主 治 | 因食熱及飲冷水,上氣胸滿,不下食。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二 |
《太平聖惠方》卷十一: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草豆蔻半兩(去皮),甘草1兩(炙微赤,銼),乾薑半兩(炮裂),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頻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傷寒後胃虛氣逆,嘔噦不止。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十一 |
《太平聖惠方》卷十五: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麥門冬(去心)1兩,人參(去蘆頭)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葛根(銼)1兩。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時氣壯熱,嘔逆不下食。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十五 |
《太平聖惠方》卷十五: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半兩(去蘆頭),乾薑(炮裂,銼)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1兩,赤茯苓1兩,桔梗(去蘆頭)1兩,白朮1兩,木香1兩。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每服5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時氣已汗下後,脾胃氣虛,心下痞滿,腹中雷鳴。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十五 |
《太平聖惠方》卷十四: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五味子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人參1兩(去蘆頭),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白朮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耆3分,白茯苓3分。 |
制 法 | 上為粗散。 |
用 法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傷寒後虛羸少氣,嘔吐,不納飲食。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十四 |
《太平聖惠方》卷十六: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雄鼠糞2-7枚,白朮1兩,豉1合,檳榔1兩。 |
制 法 | 上為粗散。 |
用 法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時氣愈後,起早及食多勞復。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十六 |
《太平聖惠方》卷十二: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皮1兩,赤茯苓1兩,人參1兩(去蘆頭),木香半兩,厚朴3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高良姜半兩,桂心3分,白朮1兩。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傷寒,心腹痞滿,下之後心腹轉脹。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十二 |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五: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1兩(去蘆頭),白朮半兩,麥門冬1兩(去心),厚朴2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普濟方》有白茯苓一兩。 |
主 治 | 妊娠嘔逆,不下食。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五 |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五: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茯苓1兩,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麥門冬1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參3分(去蘆頭)。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淡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妊娠2-3月惡阻病,嘔吐不能食。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五 |
《太平聖惠方》卷六: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射干3分,漢防己半兩,赤茯苓1兩,大腹皮1兩(銼),澤瀉3分,澤漆半兩,桑根白皮3分(銼)。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黑豆5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
主 治 | 肺氣攻四肢,腫滿疼痛。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六 |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一: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赤茯苓3分,枳實3分(麩炒微黃),人參半兩(去蘆頭),木香半兩,前胡3分(去蘆頭),白朮3分,厚朴3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檳榔3分,桂心半兩,芎?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 |
制 法 | 上為粗散。 |
用 法 |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產後兩脅脹滿,心腹壅悶,不思飲食。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一 |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四:陳橘皮散
異 名 | 陳橘皮湯 |
組 成 |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川升麻1分,桑根白皮半兩(銼),麥門冬半兩(去心,焙),前胡1分(去蘆頭),川大黃1分(銼碎,微炒)。 |
制 法 | 上為粗散。 |
用 法 | 陳橘皮湯(《普濟方》卷三八七)。 |
主 治 | 小兒痰壅結實,時欲嘔吐。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四 |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三: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黃)1分,桑根白皮(銼)1分,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1分,甘草(炙微赤,銼)1分。 |
制 法 | 上為粗散。 |
用 法 |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 |
主 治 | 小兒咳嗽,咽中作呀呷聲。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三 |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三: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分(湯浸,去白瓤,焙),桔梗1分(去蘆頭),貝母半兩(煨微黃),雞蘇1分,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人參1分(去蘆頭)。 |
制 法 | 上為粗散。 |
用 法 | 每服1錢,以水1盞,加燈心10莖,煎至5分,去滓溫服,1日3-4次。 |
主 治 | 小兒咳嗽,胸中滿悶,不欲乳食。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三 |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八:陳橘皮散
組 成 | 陳橘皮1分(湯浸,去白瓤,焙),高良姜1分(銼),白茯苓半兩,人參1分(去蘆頭),甘草半分(炙微赤,銼),檳榔1分。 |
制 法 | 上為粗散。 |
用 法 | 每服1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少許,大棗1枚,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小兒宿食不消,心腹脹悶,亦治嘔逆噁心,背寒腳冷。 |
摘 錄 |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八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