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散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於 2023年8月20日 (日) 00:35 由 鹿野耕云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朱氏集驗方》卷十一:金花散

組 成 雄黃、牙消、鬱金、甘草、瓜蔞、干葛。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每服1字,新汲水、薄荷水調下。
主 治 小兒口瘡,潮熱,呷疾。
摘 錄 《朱氏集驗方》卷十一

《仁齋直指方論》卷八:金花散

組 成 槐花(新瓦上炒香熟)。
用 法 熱證通用。
主 治 失音,亦治喉痹。
摘 錄 《仁齋直指方論》卷八

《御藥院方》卷十:金花散

組 成 川大黃1兩,黃柏1兩,鬱金1兩,黃連1兩,黃芩1兩,甘草半兩,芒消半兩,寒水石半兩,白及3錢,白蘞3錢,糯米粉3合。
制 法 上為細末。
用 法 每用生蜜水調稀,雞翎塗掃四畔焮赤腫處。
主 治 消赤腫,止疼痛,散毒氣。主瘡腫。
摘 錄 《御藥院方》卷十

《幼幼新書》卷十六引《家寶》:金花散

異 名 金華散
組 成 鬱金1分,防風1分,半夏1分,巴豆21粒,皂角1莖。
制 法 以水1升,於銀器內煮令干,去巴豆、皂角不用,溫湯澤洗,餘3味,焙乾為末。
用 法 每服嬰孺1字,2-3歲半錢或1錢,薄荷蜜熟水調下。
主 治 小兒嬰孩咳嗽。
摘 錄 《幼幼新書》卷十六引《家寶》

《幼幼新書》卷三十引《家寶》:金花散

組 成 皂子仁1分(炒),檳榔1個(生),甘草1分。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方中皂子仁,《永樂大典·醫藥集》引作「郁李仁」。
主 治 小兒大腸秘不通,兼血痢。
摘 錄 《幼幼新書》卷三十引《家寶》

《瘍科遺編》卷下:金花散

異 名 珍珠散
組 成 漂冬丹5錢,煨石膏4兩。
制 法 上為細末,和勻,如桃花色。
用 法 珍珠散(《良方合璧》卷下)。《梅氏驗方新編》本方用法:如治爛腿臁瘡,用真香油調搽,上蓋油紙,一日一換;不可用茶水洗,恐見濕氣,收功最慢。如婦女一遇月信雖發,發後再搽。
主 治 去腐生肌,止血。主一切癰疽。男婦新久臁瘡爛腿,臭腐不堪,連年不愈,及一切流火,濕毒、瘡癤。
摘 錄 《瘍科遺編》卷下

《楊氏家藏方》卷十六:金花散

組 成 香白芷1兩,赤芍藥1兩,當歸(洗,焙)1兩,蒲黃1兩,紅花半兩,蘇枋木半兩,薑黃半兩。
制 法 上為細末。
用 法 每服2錢,水8分,酒3分,入烏梅1枚,煎至7分,溫服,不拘時候。或新產血運,惡露不快,上沖悶亂,用童子小便半盞,水半盞,入烏梅1枚同煎,溫服。
主 治 氣虛血實,喘滿煩熱,臍腹疼痛,及產後血運,惡露不快,上沖悶亂。
摘 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三:金花散

組 成 川大黃1兩,秦艽(去蘆)半兩。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每服1字或半錢,水1小盞,入青蒿2-3葉,蔥白2寸,同煎至5分盞,去滓溫服。若變骨蒸勞氣,用童子小便浸青蒿、蔥白煎藥。
主 治 小兒潮熱發躁。
摘 錄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三

《衛濟寶書》卷下:金花散

組 成 蒲黃1兩,赤芍藥2分,地骨皮半兩,蔓荊子半兩,石菖蒲1分,甘草3分。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每服2錢,溫酒調下;薄荷湯亦可。
主 治 順氣補肉,去邪毒,快膿止疼。主疽,皮燥痛。
摘 錄 《衛濟寶書》卷下

《聖濟總錄》卷一三五:金花散

組 成 密陀僧1兩,花乳石(火煅過)1兩,龍骨1兩,乳香1錢,膩粉3錢匕。
制 法 上為細散。
用 法 每用摻貼瘡上。
主 治 生肌止痛。主諸瘡口不合。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三五

《聖濟總錄》卷一三五:金花散

組 成 黃柏2兩,雄黑豆1兩(緊小者是也),大黃半兩。
制 法 上為散,浸甘草水調如膏。
用 法 量腫處大小攤貼,以紙蓋之。
主 治 熱毒腫。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三五

《聖濟總錄》卷一七六:金花散

組 成 白丁香(直者,微炒)70粒,丁香25粒(2味為末),密陀僧(研)半兩,硫黃(研)半兩,黃鷹屎白(研)半兩。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每服3歲以下1字匕,3歲以上半錢至1錢匕,並用奶汁調下,臨臥服。至來日,取下青黑稠粘物即愈;未盡,不過再服。
主 治 小兒乳癖。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聖濟總錄》卷三十:金花散

組 成 鬱金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青黛半兩。
制 法 上為散。
用 法 每服2錢匕,用雞子白調下。
主 治 傷寒吐血不止。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三十

《聖濟總錄》卷六十八:金花散

組 成 黃柏(去粗皮,塗蜜炙令赤)2兩,寒食麵(微炒)1兩,黃明膠(炙令燥)1兩。
制 法 上為散。
用 法 每服3錢匕。冷熟水調下,食後臨臥服。
主 治 吐血不止。
摘 錄 《聖濟總錄》卷六十八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四:金花散

組 成 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鬱金1兩,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牽牛子2兩(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銼)。
制 法 上為細散。
用 法 每服2錢,以生薑湯調下,不拘時候。以利便愈。
主 治 妊娠傷寒,加腹脹,大便不通,喘急。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四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二:金花散

組 成 桂心半兩(末),斑蝥1兩(去翅足),麝香1錢(細研)。
制 法 先用水和白面裹斑蝥,以慢火翻復燒令煙盡,放冷,淨,去卻焦面,取斑蝥灰,與桂心末及麝香同研令細。
用 法 每服1錢,五更初用暖酒調下。服藥後,或憎寒壯熱,腹內掐撮疼痛,或小便似淋,勿怪,此是藥行,須臾即通;如未通,即隔日再服。
主 治 婦人月水不通,心腹煩悶,四肢痛弱。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二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四:金花散

組 成 鬱金1兩,黃連1兩,黃芩1兩,糯米3合。
制 法 上為細散。
用 法 用蜜水調令稀稠得所,用雞翎薄掃丹上,干即更塗。
主 治 一切丹毒,熱焮疼痛。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四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四:金花散

組 成 葉子雌黃半兩(細研),黃連半兩(去須),檳榔1分,鬱金半兩,川大黃半兩,麝香1分(細研)。
制 法 上為細散,入雌並麝香,同研令勻,以麻油調如糊。
用 法 塗於腫上,日2換之。
主 治 消腫解毒。主一切熱毒結聚,焮赤疼痛。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四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六:金花散

組 成 鬱金1兩,黃芩1兩,甘草1兩,山梔1兩,大黃1兩,黃連1兩,糯米1兩。
制 法 上藥生為末。
用 法 蜜和,冷水調,以鵝毛上患處。
主 治 一切丹毒。
摘 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六

《青囊秘傳》:金花散

組 成 松花、熟虎、黃柏。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麻油調搽。
主 治 湯火傷。
摘 錄 《青囊秘傳》

《普濟方》卷四十六引《衛生寶鑑》:金花散

組 成 川烏6個(3個炮,3個生),全蠍10個,雄黃6兩,白僵蠶6兩,蓽茇6兩,石膏1兩(煅),香白芷半兩,川芎半兩,荊芥1兩,龍腦薄荷1兩。
制 法 上為細末。
用 法 每服1錢,用蔥白茶調下。
主 治 頭風。
摘 錄 《普濟方》卷四十六引《衛生寶鑑》

《普濟方》卷三六九:金花散

組 成 鬱金半兩(末),馬牙消1兩半,膩粉半錢,硃砂半錢。
制 法 上為散。
用 法 每服1字,用麥門冬熱水調下。
主 治 小兒傷寒。
摘 錄 《普濟方》卷三六九

《普濟方》卷三六九:金花散

組 成 肥皂龜子100個(鉦內炭灰炒裂,取黃子),訶子皮5個,甘草2寸(清油煎黃色)。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每服1錢半,溫水調下。
主 治 5歲以下小兒傷寒。
摘 錄 《普濟方》卷三六九

《經驗奇方》卷上:金花散

組 成 生石膏1斤(煅熟),黃丹1兩。
制 法 上藥各為末,和勻再研,貯瓶候用。
用 法 生豬板油不拘幾兩,扯去皮,搗爛,將散緩緩加入,隨搗隨加,以韌為度;量患之大小,寬攤川油紙,約厚半分。將患上腐膿弱紙拭淨,以此散摻滿患口,豬油膏藥蓋之,1日兩換。
主 治 祛腐生新。主發背對口,肚癰腰癰,搭手臁瘡,一切紅腫癰毒。
宜 忌 忌食酒糟、豬、羊、冬筍、香菇、油煠、麵食、發氣各物。
摘 錄 《經驗奇方》卷上

《急救仙方》卷四:金花散

組 成 鬱金2兩,甘草(炙)2兩,白姜(炮)2兩,槐花(炒)2兩。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每服2錢,空心陳米飲下。
主 治 痔瘡。
摘 錄 《急救仙方》卷四

《劉涓子鬼遺方·附錄》:金花散

組 成 鬱金1兩,黃芩1兩,甘草1兩,山梔1兩,大黃1兩,黃連1兩,糯米1兩。
制 法 上藥生為末。
用 法 用蜜和冷水調敷患處。
主 治 一切丹毒。
摘 錄 《劉涓子鬼遺方·附錄》

《傳家秘寶方》卷中:金花散

組 成 草烏頭(研破用,裡面白膩,老黑者不可用)、防風(用實而粗大者)、雄黃(別研如粉)各等分。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每服1字,溫酒調下;如是噤了口,以物斡開,熱酒調半錢灌之。如人行2-3里,更進1字。些小傷風,1-2日安。
主 治 破傷風,洗頭風。
摘 錄 《傳家秘寶方》卷中

《傳家秘寶方》卷中:金花散

組 成 半夏(湯浸7遍)半兩,川烏頭(炮,去皮臍)半兩,鬱金半兩,胡椒半兩,川楝(焙乾,麩炒)半兩,木香半兩,馬藺花(酒浸,取肉)半兩,當歸半兩(生),荊三棱半兩,蓬莪荗(2味捶碎,用巴豆半兩同炒褐色為度,去巴豆,只取2味藥)半兩,大腹子(用紙製)半兩,白蕪荑半兩,白朮(炒)半兩,黃連(炒)半兩。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每服3錢,用羯羊肝1具,去筋膜,批作片子,勻摻藥末在內,更入鹽3錢,乾薑末2錢,大蕪荑末2錢,蔥白細切攪拌勻,和白面作肝角子,慢火燒令香熟,空心吃,溫米飲下。如患五積氣,五膈氣,下胸膈,消化酒毒,並煎陳橘皮湯調下半錢。
主 治 勞氣腹脹,心脾泄瀉,生瘡面黃,肢瘦,腹內虛鳴,臍脅疝痛,不思飲食。
宜 忌 切忌冷水。
摘 錄 《傳家秘寶方》卷中

《傳家秘寶方》卷下:金花散

組 成 薑黃2兩,熟地黃2兩,官桂1兩,牛膝1兩,劉寄奴1兩,虎杖1兩,川芎1兩,赤芍藥1兩,蒲黃1兩,干葛1兩。
制 法 上為細散。
用 法 每服2錢,如小可患,酒、水各半盞,入生薑,煎至7分,和滓溫服,病急暈,豆淋酒調服。
主 治 婦人一切腹肋疼痛,不問老少。及產後血暈。
摘 錄 《傳家秘寶方》卷下

《博濟方》卷四:金花散

組 成 藿香1分,零陵香1分,蓮子心2分,延胡索1分,芍藥1分,香白芷1分,川芎1分,當歸1分,官桂(去皮)1分,晚蠶蛾2分。
制 法 上為散。
用 法 每服1錢,溫酒調下,1日2次。
主 治 室女骨蒸熱勞。
摘 錄 《博濟方》卷四

《博濟方》卷四:金花散

組 成 桂心(去皮)、威靈仙、白芷、當歸、牡丹皮各等分。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每服2錢,煎麵湯調下。
主 治 逐惡物,止腹痛。主婦人血水不利,體熱煩悶,少腹腰腳沉重疼痛;及產後惡露不快,大便秘澀。
摘 錄 《博濟方》卷四

《博濟方》卷二:金花散

組 成 黃連半兩(炒令稍焦赤色,如年少,即加1分許),人參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半夏半兩(以薑汁浸1宿,濾出焙乾)。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每服1錢,生薑2片,煎6分,食後臨臥溫服。
主 治 心腹壅熱,熏蒸上焦,致口氣生瘡,連年不愈。
摘 錄 《博濟方》卷二

《博濟方》卷二:金花散

組 成 綠豆粉4兩,雄黃3分,甘草末7錢,朴消5錢,甜消5錢,白豆蔻半兩,生腦子半錢,麝香半錢。
制 法 上為末,旋滴生蜜少許,研令勻,入瓷器內收貯。
用 法 每服半錢,用薄荷水調下。
主 治 心肺積熱,咽喉不利,口舌生瘡,心胸煩悶,痰涎並多;及小兒驚風。
摘 錄 《博濟方》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