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黃散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於 2023年8月20日 (日) 00:19 由 鹿野耕云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四,名見《普濟方》卷三〇一:硫黃散

組 成 硫黃半兩,赤石脂半兩,麝香1錢,膩粉1錢。
制 法 上藥都和研如粉。
用 法 先以甜淡漿水,溫洗令淨,挹干貼之。
主 治 陰上生瘡。
摘 錄 方出《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四,名見《普濟方》卷三〇一

《永樂大典》卷九八〇引袁當時《大方》:硫黃散

組 成 大附子1個(炮,去皮),全蠍7個(去毒),硫黃(棗子大)1塊。
制 法 上為細末,薑汁糊丸,如綠豆大。
用 法 1歲兒每服1丸,米飲湯送下。
主 治 小兒慢驚。
摘 錄 《永樂大典》卷九八〇引袁當時《大方》

《醫方類聚》卷一三九引《神巧萬全方》:硫黃散

組 成 硫黃(細研)1兩半,訶黎勒皮1兩半,肉豆蔻(去殼)1兩,乾薑(炮)1兩,陳橘皮(去瓤)1兩,附子(炮)1兩,厚朴3兩(去皮,薑汁塗炙),甘草半兩(炙令赤)。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
主 治 白痢。心腹脹滿,不能飲食。
摘 錄 《醫方類聚》卷一三九引《神巧萬全方》

《衛生寶鑑》卷十三:硫黃散

組 成 硫黃、川椒、石膏、白礬各等分。
用 法 上為細末。以生油調搽。
主 治 疥。
摘 錄 《衛生寶鑑》卷十三

《聖濟總錄》卷一一四:硫黃散

組 成 石硫黃1分,雌黃1分。
制 法 上為細末。
用 法 每次1錢匕,以綿裹塞耳中,數日即聞人語聲。
主 治 塞耳治聾。主勞聾經久。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聖濟總錄》卷一三〇:硫黃散

組 成 硫黃(研)半兩,馬齒礬(研)半兩,(艹閭)茹末半兩,丹砂(研)半兩,麝香(研)1錢,雄黃(研)半兩,雌黃(研)半兩,白礬(研)半兩。
制 法 上合研令勻。
用 法 每用少許敷瘡上,1日2-3次。以惡肉盡為度。
主 治 蝕瘡惡肉。主癰疽瘡。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三〇

《聖濟總錄》卷一七六:硫黃散

組 成 硫黃(研)1錢,蜜佗僧(別研)1錢,膩粉(研)1錢,訶黎勒皮(為末)1錢。
制 法 上相合令勻。
用 法 每服1錢匕,奶汁調下。
主 治 小兒乳癖。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聖濟總錄》卷一七二:硫黃散

組 成 硫黃(研)半兩,乾漆(炒煙盡)1兩,文蛤(燒灰)2兩。
制 法 上為細散,每用半錢匕,入麝香少許,研令細。
用 法 用故綿拭去瘡上惡血,然後用藥敷之。
主 治 小兒急疳,蟲蝕唇鼻口齒。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硫黃散

組 成 硫黃半兩(細研),肉豆蔻1兩,棕櫚皮1兩(燒灰),阿魏1分(面裹煨面熟為度)。
制 法 上為細散。
用 法 方中阿魏,《普濟方》作「阿膠」。
主 治 休息痢不止,腹中疼痛。不思飲食。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九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五:硫黃散

異 名 龍腦膏
組 成 硫黃半兩,斑蝥半兩(去翅足),龍腦1兩,膩粉1分。
制 法 上藥細研如粉,以面脂調如泥。
用 法 龍腦膏(《聖濟總錄》卷一三七)。
主 治 濕癬,癢痛不可忍。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五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五:硫黃散

組 成 硫黃1分(細研),雄黃1分(細研),硃砂1分(細研),麝香1分(細研),巴豆1分(去皮心,研),川椒1分(去目),吳茱萸1分,附子1分(去皮臍,生用)。
制 法 上為細散,都研令勻。
用 法 先用新布揩癬令水出,便以醋調塗之。不過2-3上愈。
主 治 風毒癬,遍身皆生,瘙癢。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五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五:硫黃散

組 成 硫黃1分,消石半兩,膩粉半兩,白礬半兩(燒灰)。
制 法 上細研如粉,以生麻油調膏。
用 法 塗之。
主 治 風癬久不愈,皮膚癢痛。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五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硫黃散

組 成 硫黃1兩,蛇黃1兩(金星者,火燒令赤,碎),白礬1兩(碎),鰻鱺魚頭1個,鯽魚(大者)1頭(開肚取卻腸,入4味藥安腹內,以散麻皮纏縛,泥裹之候干,入炭火上燒令煙盡,取出去泥)。
制 法 上研如粉。
用 法 每服2錢,食前以粥飲調服。
主 治 五痔,出血疼痛,久不愈者。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十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四:硫黃散

組 成 硫黃1錢,水浮石1錢,槐白皮1錢,寒水石1錢,不灰木1錢,蝸牛子1錢,牡蠣1錢,金星礜石1錢,銀星礜石1錢,蟬殼1錢,握雪礜石1錢,蜜佗僧1錢,馬牙消1錢,麝香1錢,雄黃1錢,雌黃1錢,亂發灰1錢,蜂窩灰1錢,白礬5錢。
制 法 上為末,同水銀半兩,以津唾殺研如泥,別入膩粉1分,以生麻油4兩,都調令勻。
用 法 遍塗患處。
主 治 烏癩,瘡久不愈。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四

《千金翼方》卷十七:硫黃散

組 成 硫黃(研)5兩,鍾乳(粉)5兩,防風5兩,乾薑1兩,白朮3分,人參3分,蜀椒(汗,去目及閉口者)3分,細辛3分,附子(炮,去皮)3分,天雄(炮,去皮)3分,茯苓3分,石斛3分,桂心3分,山茱萸3分。
制 法 上為散。
用 法 每服方寸匕,加至2方寸匕,旦以熱酒送服,1日3次。
主 治 大補。主風虛腳弱面熱。
摘 錄 《千金翼方》卷十七

《備急千金要方》卷三:硫黃散

組 成 硫黃半兩,烏賊魚骨半兩,五味子3銖。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以粉其上,1日3次。
主 治 婦人陰脫。產後陽氣虛寒,玉門不閉。
摘 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三

《普濟方》卷三十二引《備急千金要方》:硫黃散

組 成 硫黃(細研,飛過)2兩,白石英(細研,飛過)2兩,白馬莖(塗酥炙)2兩,鹿茸(去毛,塗酥炙)2兩,遠志(去心)2兩,菟絲子(酒浸3宿,焙,為末)1兩,天雄(炮,去皮臍)1兩,雄蠶蛾(炒)1兩,女莓2兩,蛇床子1兩,五味子1兩半,石南1兩半。
制 法 上為散。
用 法 每服2錢,空心及晚食前用溫酒調服。
主 治 益腎助陽。主腎臟虛乏,陽氣痿弱,腰腳無力。
摘 錄 《普濟方》卷三十二引《備急千金要方》

《普濟方》卷三六五:硫黃散

組 成 生硫黃。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用新汲水調貼手心腳心。效即洗去。
主 治 小兒口瘡,不能吮乳。
摘 錄 《普濟方》卷三六五

《普濟方》卷三〇一:硫黃散

組 成 麻黃根末半兩,硫黃半兩(細研),米粉1分。
制 法 上研令勻。
用 法 每用如粉塗之。
主 治 虛勞,陰濕生瘡。
摘 錄 《普濟方》卷三〇一

《普濟方》卷三〇六:硫黃散

組 成 雄黃、硫黃、紫石。
制 法 上搗末,以絳囊盛之。
用 法 外敷傷處。
主 治 熊虎爪牙所傷,毒痛。
摘 錄 《普濟方》卷三〇六

《普濟方》卷二三八引《衛生家寶》:硫黃散

組 成 焰消半兩,硫黃1兩。
制 法 上細研如粉,作3服。
用 法 本方原名硫黃丸,與劑型不符,據《世醫得效方》改。
主 治 屍厥,奄然死去,四肢逆冷,不省人事,腹中氣走如雷鳴。
摘 錄 《普濟方》卷二三八引《衛生家寶》

《普濟方》卷二八一:硫黃散

組 成 坯子半兩,硫黃半兩,白礬1兩半。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先取羊蹄根自然汁擦動,然後敷之。
主 治 癬及紫白癜風。
摘 錄 《普濟方》卷二八一

《普濟方》卷二八〇引《仁存方》:硫黃散

組 成 硫黃、荊芥穗、黑狗脊、蛇床子。
制 法 上為末,油調成膏。
用 法 先以火炙瘡令癢,抓破,用麻油塗敷於手心,擦熱嗅了,再搽瘡上。
主 治 疥瘡。
摘 錄 《普濟方》卷二八〇引《仁存方》

《普濟方》卷二八〇引《是齋百一選方》:硫黃散

組 成 硫黃不以多少。
制 法 上用熨斗烊熔成汁,以荊芥穗手拈碎投之,候乾冷,研為粉末。
用 法 用時以手抓破,擦藥在上。即愈。
主 治 疥。
摘 錄 《普濟方》卷二八〇引《是齋百一選方》

《經驗良方》:硫黃散

組 成 硫黃華(倍)、沙糖(半)。
制 法 研末和勻。
用 法 日服3錢。
主 治 痔疾。
摘 錄 《經驗良方》

《雞峰普濟方》卷二十四:硫黃散

組 成 硫黃(研如粉)。
用 法 上藥頻頻摻在耳中。
主 治 小兒聤耳。
摘 錄 《雞峰普濟方》卷二十四

《世醫得效方》卷五:硫黃散

組 成 生硫黃、白滑石。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本草綱目》卷九將本方改作丸劑,名「白龍丸」。
主 治 暴瀉,所下如破水。
摘 錄 《世醫得效方》卷五

《世醫得效方》卷十二:硫黃散

組 成 硫黃半兩,水銀1分。
制 法 上同研無星黑色。
用 法 每用1字至1錢匕,水小點,以指緩緩磨濕,添湯調服。
主 治 小兒驚吐,及大人反胃。
摘 錄 《世醫得效方》卷十二

《世醫得效方》卷十:硫黃散

異 名 硫粉散、酒渣鼻擦劑
組 成 生硫黃1錢,輕粉1錢,杏仁2-7個(去皮)。
制 法 上為末。
用 法 硫粉散(《醫學入門》卷七)、酒渣鼻擦劑(《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主 治 酒渣鼻及婦人鼻上生黑粉刺。
摘 錄 《世醫得效方》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