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根湯

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於 2023年8月19日 (六) 23:29 由 鹿野耕云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方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名見《活人書》卷十九:蘆根湯

組 成 生蘆根1升,知母4兩,青竹茹3兩,粳米5合。
用 法 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2升半,稍稍飲之。盡更作,愈止。
主 治 妊娠頭痛壯熱,心煩嘔吐,不下食。
摘 錄 方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名見《活人書》卷十九

方出《金匱玉函經·附遺》,名見《赤水玄珠》卷四:蘆根湯

組 成 蘆根5兩(銼)。
用 法 以水3大盞,煮取2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 治 五噎吐逆,心膈氣滯,煩悶,不下食。
摘 錄 方出《金匱玉函經·附遺》,名見《赤水玄珠》卷四

方出《本草綱目》卷十五引《備急千金要方》,名見《霍亂燃犀說》卷下:蘆根湯

組 成 蘆根3錢,麥門冬1錢。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霍亂煩悶。
摘 錄 方出《本草綱目》卷十五引《備急千金要方》,名見《霍亂燃犀說》卷下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張渙方:蘆根湯

組 成 蘆根1兩,茵陳半兩,山梔子半兩,黃芩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 法 上為細末。
用 法 每服1錢,以水8分,加薄荷3葉,煎5分,去滓溫服。
主 治 黃病,傷寒時氣,熱入於胃,與谷氣相搏,蒸發肌肉,使面目皮膚悉黃。
摘 錄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張渙方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嬰孺》:蘆根湯

組 成 生蘆根(切)5合,知母12分,淡竹青皮5分。
用 法 用水3升,煮1升,為3服。1歲兒方,大小增減用。更用冬瓜汁1升,卻減水1升煮妙。
主 治 小兒傷寒壯熱、嘔吐。
摘 錄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嬰孺》

《醫學入門》卷四:蘆根湯

組 成 蘆根2錢,麥門冬1錢半,人參1錢,干葛1錢,知母1錢,竹茹1彈丸。
用 法 蔥白煎服。
主 治 孕婦時病,5-6日不得汗,口渴,狂言,嘔逆。
摘 錄 《醫學入門》卷四

《醫略六書》卷二十八:蘆根湯

組 成 蘆根汁1杯,檳榔1錢,橘紅1錢,生薑2片,水梨汁1杯,枇杷葉2錢(刷淨毛)。
用 法 先煎4味,去滓,沖2汁頓服。
主 治 妊娠惡阻,氣逆,脈滯沉數者。
方論選錄 胎熱氣逆,胃火上沖,故嘔吐涎水,是惡阻因於氣逆火亢焉。蘆根汁清胃火之升,尖檳榔降胃氣之逆,橘紅利痰氣,生薑散涎水,枇杷葉清肺以平肝安胃,水梨汁清火以滋陰降跡也,水煎沖服,務使火降氣平,則胃汁下潤,而胎得所蔭,何嘔吐涎水之不已哉?
摘 錄 《醫略六書》卷二十八

《外台秘要》卷六引《救急方》:蘆根湯

組 成 生蘆根(切)1升,生薑1斤,橘皮5兩。
制 法 上切。
用 法 以水8升,煮取2升,分2服,服別相去,以意消息之。
主 治 霍亂腹痛吐痢。
摘 錄 《外台秘要》卷六引《救急方》

《聖濟總錄》卷一〇五:蘆根湯

組 成 蘆根(銼)木通(銼)各45克 梔子仁 桔梗 黃芩(去黑心)甘草(炙)各30克
制 法 上六味,粗搗篩。
用 法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入地黃汁少許,再煎沸,溫服,不拘時候。
主 治 清肺熱,瀉脾火。治脾肺之熱熏目,赤癢生翳。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〇五

《聖濟總錄》卷一〇六:蘆根湯

組 成 蘆根5兩,甘草(炙)1兩,粟米3合,甜竹茹(雞子大)。
制 法 上銼如麻豆大。
用 法 每用5錢匕,水2盞,煎取1盞,去滓,食後溫服,日3次。
主 治 目暴腫。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〇六

《聖濟總錄》卷一〇六:蘆根湯

組 成 蘆根(銼)1兩半,木通(銼)1兩半,梔子仁1兩,桔梗(銼,炒)1兩,黃芩(去黑心)1兩,甘草(炙,銼)1兩。
制 法 上為粗末。
用 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入地黃汁半合,芒消半錢匕,放溫食後服。
主 治 脾肺熱,目赤癢,小眥赤磣澀痛。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〇六

《聖濟總錄》卷一〇二:蘆根湯

異 名 蘆根飲子
組 成 蘆根(銼)1兩,黃耆(銼)1兩,大黃(銼,炒)1兩,黃芩(去黑皮)1兩,防風(去叉)1兩,玄參1兩半,芒消(湯成下)。
制 法 上藥除芒消外,為粗末。
用 法 蘆根飲子(《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五)。
主 治 胎風,眼目赤爛。暴赤眼後,急生翳外障。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一〇二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麥門冬散」之異名:蘆根湯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為《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三「麥門冬散」之異名

《聖濟總錄》卷五十八:蘆根湯

組 成 蘆根1斤,黃耆(銼)2兩,栝樓根2兩,牡蠣(煅)2兩,知母3兩,生麥門冬(去心)6兩。
用 法 上(口父)咀。每服3錢匕,水1盞,煎取7分,去滓、食後乘渴細服。
主 治 消渴,心脾中熱,煩躁不止,下焦虛冷,小便多,羸瘦。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聖濟總錄》卷四十:蘆根湯

組 成 蘆根3兩,人參1兩半,薤白(洗,切)7莖,枇杷葉(拭去毛)1兩。
制 法 上銼,如麻豆。
用 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空心去滓溫服。
主 治 霍亂,心煩乾嘔。
摘 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蘆根湯

組 成 蘆根(銼)1兩,麥門冬(去心,焙)3分,升麻3分,葛根(銼)3分,山梔子(去皮)半兩,石膏1兩。
制 法 上為粗末。
用 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竹葉10片,煎取1盞,去滓溫服。未發前連3服。
主 治 溫瘧,初壯熱,後寒戰,骨節酸痛,口乾煩渴。足少陽瘧,熱多汗出。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聖濟總錄》卷六十。為《太平聖惠方》卷五「泄熱蘆根散」之異名:蘆根湯

摘 錄 《聖濟總錄》卷六十。為《太平聖惠方》卷五「泄熱蘆根散」之異名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為《外台秘要》卷十三引蘇遊方「蘆根飲子」之異名:蘆根湯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為《外台秘要》卷十三引蘇遊方「蘆根飲子」之異名

《聖濟總錄》卷二十五:蘆根湯

組 成 蘆根(銼)2兩,人參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淡竹茹1兩,甘草(炙,銼)半兩。
制 法 上為粗末。
用 法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小麥半匙,生薑半分,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日2次。
主 治 傷寒心脾虛熱,乾嘔煩渴,不下食。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五

《聖濟總錄》卷二十三:蘆根湯

組 成 蘆根1兩,知母(焙)1兩半,栝樓根1兩半,柴胡(去苗)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甘草(炙,銼)1兩半。
制 法 上為粗末。
用 法 每服2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 治 陽毒,傷寒5-6日以上,但胸中煩熱,乾嘔躁悶。
摘 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聖濟總錄》卷八十一:蘆根湯

組 成 生蘆根(銼)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細銼)3分,葛根(銼)3分,知母(焙乾)3分,麥門冬(去心,焙)3分,淡竹葉(炙)3分,甘草(炙)半兩(銼)。
制 法 上為粗末。
用 法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近晚再服。
主 治 風毒腳氣,昏煩壯熱,頭痛,嘔吐口乾。
摘 錄 《聖濟總錄》卷八十一

《太平聖惠方》卷三十八:蘆根湯

組 成 蘆根1兩,葛根1兩,麥門冬1兩(去心),甘草半兩(生用),人參1兩(去蘆頭)。
制 法 上銼細。
用 法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加竹茹1分,生薑半分,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 治 乳石發動,心膈壅熱,煩悶渴逆,不下飲食。
摘 錄 《太平聖惠方》卷三十八

《傷寒總病論》卷五:蘆根湯

組 成 生蘆根1分,生茅根1分,赤茯苓1分,子芩1分,麥門冬1分,甘草1分,生薑1分,小麥200粒,糯米200粒。
制 法 上銼細。
用 法 水1升2合,煎6合,去滓,分3服。立效。
主 治 小兒傷寒後,胃中有熱,煩悶不食,致日晚潮熱頰赤,躁亂嘔吐。
摘 錄 《傷寒總病論》卷五

《傷寒總病論》卷三:蘆根湯

組 成 蘆根半升,生薑2兩,橘皮1把,枇杷葉1把。
用 法 上(口父)咀。水3升,煮1升半,每服1盞,去滓溫飲。[br]心煩躁,加石膏2兩,加水1升,煮2升。
主 治 天行愈後,勞復發熱,嘔吐,食不下。
摘 錄 《傷寒總病論》卷三

《千金翼方》卷二十二:蘆根湯

組 成 蘆根1兩,地榆1兩,五加皮1兩。
用 法 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服。1服即愈。
主 治 乳石發動,服蔥豉湯加當歸未除者。
摘 錄 《千金翼方》卷二十二

《普濟方》卷二三六引《指南方》:蘆根湯

組 成 蘆根半兩,麥門冬半兩,赤茯苓半兩,橘皮半兩,地骨皮2兩。
制 法 上為粗末。
用 法 每服5錢,水2盞,加生薑5片,煎1盞,去滓服。
主 治 骨熱發熱。
摘 錄 《普濟方》卷二三六引《指南方》

《女科指掌》卷三:蘆根湯

組 成 生蘆根、橘皮、生薑、大腹皮、枇杷葉。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妊娠惡阻,氣血成胎2月間,胃實中焦壅塞,移濁攻於胃,水谷不下。
摘 錄 《女科指掌》卷三

《女科秘旨》卷四。為《盤珠集》卷下「蘆根清胃飲」之異名:蘆根湯

摘 錄 《女科秘旨》卷四。為《盤珠集》卷下「蘆根清胃飲」之異名

《濟陰綱目》卷八:蘆根湯

組 成 生蘆根7分,橘紅4分,生薑6分,檳榔2分,枇杷葉3分。
制 法 上切。
用 法 以水2盞,煎7分,空心熱服。
主 治 妊娠嘔吐不食,兼吐痰水。
摘 錄 《濟陰綱目》卷八

《雞峰普濟方》卷十三:蘆根湯

組 成 蘆根1兩,麥門冬1兩,赤茯苓1兩,芍藥1兩,地骨皮2兩。
制 法 上為粗末。
用 法 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後溫服。
主 治 骨蒸,邪熱加陰,蓄留骨髓,陰虛水少,脂液乾枯,熱蒸骨軟而凸,其脈沉細。
摘 錄 《雞峰普濟方》卷十三

《婦科玉尺》卷二:蘆根湯

組 成 麥冬3兩,竹茹3兩,前胡2兩,橘紅(去白)1兩,蘆根1兩。
用 法 水煎,分2次服。[br]身熱,四肢煩熱,加地骨皮1兩。
主 治 妊娠惡食,心中煩債,熱悶嘔吐。
摘 錄 《婦科玉尺》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