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湯
方出《肘後備急方》卷三,名見《聖濟總錄》卷三十四:地骨皮湯
組 成 | 知母2兩,鱉甲(炙)2兩,常山2兩,地骨皮3兩(切),竹葉1升(切),石膏4兩。 |
用 法 | 以水7升,煮2升5合,分3次溫服。 |
主 治 | 溫瘧,不下食。 |
摘 錄 | 方出《肘後備急方》卷三,名見《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
《證治準繩·瘍醫》卷五: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半斤,當歸4兩,鹽2兩,白礬末1兩。 |
制 法 | 上銼細。 |
用 法 | 每用藥5兩,水9升,煎取2升,去滓,再煎至1升,收瓷器中,用綿蘸拭患處5-7次愈。 |
主 治 | 風癮疹。 |
摘 錄 | 《證治準繩·瘍醫》卷五 |
《雜病源流犀燭》卷九:地骨皮湯
組 成 | 生地 麥冬 黃耆 山藥 五味手 地骨皮 淡竹葉 |
用 法 | 水煎服。 |
主 治 | 主心經虛熱,小便短赤,莖中疼痛,尿道口時有膿樣分泌物,淋瀝不斷。 |
摘 錄 | 《雜病源流犀燭》卷九 |
《醫方類聚》卷二三四引《王岳產書》: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半兩,柳枝半握,細辛半兩,防風半兩,杏仁半兩(去皮尖),生地黃1兩,鹽半兩,蔓荊子半兩。 |
制 法 | 上銼細,如煮散。 |
用 法 | 每用1兩,以水1大盞,酒1盞,同煎取1盞,濾過,熱含,就疼處浸良久吐之,含1盞盡為度,每日2次。 |
主 治 | 產後血虛,齒齦宣露,搖動疼痛。 |
摘 錄 | 《醫方類聚》卷二三四引《王岳產書》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十六: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去骨)1兩,胡黃連1兩,鱉甲(塗酥炙黃,去裙襴)半兩,柴胡(去苗)半兩,犀角(銼,取屑)半兩,嫩桃枝(銼)半兩,川大黃(炮)半兩,知母半兩。 |
制 法 | 上為細末。 |
用 法 | 每服1大錢,水1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小兒骨蒸體熱肌瘦。 |
摘 錄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十六 |
《聖濟總錄》卷一一九: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1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生干地黃(切)1兩,戎鹽(研)2分。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用5錢匕,以水2盞,煎3-5沸,去滓,熱漱冷吐。以愈為度。 |
主 治 | 牙齒疼痛,吃物不得。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一一九 |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銼,焙)2兩半,白朮2兩,石膏(碎)3分,桑根白皮(銼)2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半。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產後肺氣寒壅咳嗽。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
《聖濟總錄》卷一二一: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1兩,防風(去叉)1兩,鹽1兩,細辛(去苗葉)1兩,杏仁(湯去皮尖雙仁,炒)1兩,蔓荊實1兩,生干地黃(焙)1兩,白楊皮1握(切)。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同煎10餘沸,去滓,熱漱冷吐。 |
主 治 | 牙齒風蟲,齒根挺出,動搖疼痛。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一二一 |
《聖濟總錄》卷一二二: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半兩,黃耆(銼)半兩,桔梗(銼,炒)半兩,山梔子仁半兩,竹茹半兩,犀角(鎊)半兩,甘草(炙,銼)1分。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1棗大(拍碎),煎至5分,去滓,食後溫服,日3次。 |
主 治 | 心脾壅積,咽喉痛,舌上結熱。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一二二 |
《聖濟總錄》卷一二〇: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去土)1兩,白楊皮(切)1握,生地黃汁1合,細辛(去苗葉)1分,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1分,杏仁(去皮尖雙仁,炒)20枚,鹽(研)2錢,蒼耳半兩。 |
制 法 | 上除地黃外,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入生地黃汁半合,煎至1盞,去滓,熱漱冷吐,每日3-5次。 |
主 治 | 牙齒風痛。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一二〇 |
《聖濟總錄》卷一〇三: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去土)1兩,甘菊花(擇)1兩,升麻1兩,黃連(去須)1兩,防風(去叉)1兩,決明子(微炒)1兩,細辛(去苗葉)1兩,竹葉(洗)。 |
制 法 | 上除竹葉外,共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竹葉7片,煎至1盞,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
主 治 | 風毒沖眼,赤痛干磣。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一〇三 |
《聖濟總錄》卷一〇三: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1兩半,茺蔚子1兩半,防風(去叉)1兩,黃芩(去黑心)1兩,玄參1兩,大黃(銼,炒)1兩,細辛(去苗葉)1兩,芒消2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
主 治 | 目赤痛。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一〇三 |
《聖濟總錄》卷一〇七: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1兩半,甘菊花1兩,升麻1兩,黃連(去須)1兩,防風(去叉)1兩,木通(銼)1兩,萎蕤,大黃(銼,炒)1兩,甘草(炙,銼)1兩,蕤仁(去皮)1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
主 治 | 心肺風熱,目乾澀痛癢。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一〇七 |
《聖濟總錄》卷一〇六: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切)3斤。 |
用 法 | 上以水3斗,煮取3升,絞去滓,更鈉鹽2兩,煎取1升,洗目。或加乾薑1兩。 |
主 治 | 時行,目暴腫癢痛。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一〇六 |
《聖濟總錄》卷五十三: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洗)2兩,胡黃連1兩,柴胡(去苗)1兩,當歸(切,焙)1兩,澤瀉1兩,黃芩(去黑心)1兩,甘草(炙,銼)1兩,枳實(去瓤,麩炒)1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2夜1。 |
主 治 | 髓實,使人強悍驚熱。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五十三 |
《聖濟總錄》卷五十三: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1兩,柴胡(去苗)1兩,甘草(炙,銼)1兩,胡黃連1分。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
主 治 | 骨實熱煩痛。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五十三 |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1兩半,栝樓根1兩半,黃連(去須)1兩,土瓜根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車前子1兩,知母(焙)半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錢匕,水1盞半,加生地黃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暴渴。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1兩,栝樓根1兩,黃連(去須)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黃芩(去黑心)1兩,茯神(去木)3分,遠志(去心)3分,甘草(炙,銼)半兩,石膏(碎)2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心脾虛熱,暴渴不巳。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2兩,防風(去叉)1兩,甘草(炙)1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後溫服。 |
主 治 | 胃氣實熱,唇口乾燥,頭昏體倦,五心煩熱。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
《聖濟總錄》卷四十二: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5兩,生干地黃5兩(銼細),前胡(去蘆頭)2兩半,茯神(去木)2兩,麥門冬(去心,焙)2兩半,知母2兩半,人參2兩,甘草(炙.銼)2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豉及粟米各少許,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主 治 | 謀慮傷膽,膽氣上溢,膈脘虛煩,常覺口苦。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四十二 |
《聖濟總錄》卷四十八: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5兩,白前2兩,石膏(研)6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3兩,桑根白皮(銼)4兩。 |
制 法 | 上銼,如麻豆大。 |
用 法 | 每服六錢匕,水2盞,加竹葉10片,煎至1盞,去滓溫服。 |
主 治 | 肺實熱,喘逆胸滿,仰息氣急。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四十八 |
《聖濟總錄》卷十三: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5兩,知母1兩半,桔梗(去蘆頭,炒)1兩,甘草(炙)1兩,前胡(去蘆頭)3分。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
主 治 | 利頭目。主勞風,上膈壅痰實。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十三 |
《聖濟總錄》卷十二: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去土)半兩,人參半兩,甘草(炙,銼)半兩,柴胡(去苗)半兩,葛根(銼)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竹葉20片,生薑2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後溫服。 |
主 治 | 風熱毒氣,身體煩熱,頭目不利,口乾舌澀,夜臥不安。兼解利傷寒汗後,餘熱煩躁。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十二 |
《聖濟總錄》卷三十五: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3分,升麻3分,犀角(鎊)3分,玄參3分,常山1兩(細銼)。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未發前空腹溫服。欲吐須忍,俟不能禁即吐。如此吐下即愈。 |
主 治 | 久瘧不愈,發不以時,或朝或夜,肌瘦食少。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半兩,知母(焙)半兩,柴胡(去苗)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鱉甲(去裙襴,醋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虎頭骨1兩(酒塗炙焦)。 |
制 法 | 上為粗末,分為5服。 |
用 法 | 每服以水3盞.煎取1盞,加地黃汁1合,更煎3-5沸,去滓,分2次溫服,食後良久再服,1日1帖。 |
主 治 | 寒熱往來,久成癆瘵。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 |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柴胡(去苗)1兩半,赤芍藥1兩,甘草(炙令赤)1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後分2次溫服。 |
主 治 | 虛勞五蒸。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 |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1兩,知母(焙)1兩,柴胡(去苗)1兩,當歸(切,焙)1兩,秦艽(去苗土)1兩,鱉甲(醋炙,去裙襴)1兩,甘草(炙,銼)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2錢匕,水1盞,加烏梅、生薑、桃柳枝、小麥各少許,煎至7分,去滓溫服。 |
主 治 | 虛勞骨蒸,煩熱發渴。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 |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1兩,芍藥1兩半,桑根白皮(銼)1兩半,茅根1兩半,甘草(炙,銼)1兩,柴胡(去苗)1兩半,石膏(碎)3兩半。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用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分2次溫服,空心、食後各1次。 |
主 治 | 骨蒸羸瘦少力,或熱或寒,背膊疼痛,口乾,小便赤黃。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九十三 |
《聖濟總錄》卷八十九: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柴胡(去苗)1兩,甘草(炙,銼)半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次。 |
主 治 | 虛勞,肢體疼痛,頭目昏眩,怠惰少力,飲食無味,心忪煩渴,口苦咽干,夜多盜汗。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八十九 |
《聖濟總錄》卷八十八: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鱉甲(去裙襴,醋炙)、當歸(切,焙)、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知母(切,焙)、貝母(去心)各等分。 |
制 法 | 上為粗末。 |
用 法 |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烏梅半個,桃、柳枝各7寸(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 |
主 治 | 虛勞,陰陽不和,早晚潮熱,面赤煩躁,肢體疼痛。 |
摘 錄 | 《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
《全生指迷方》卷四:地骨皮湯
異 名 | 地骨皮散 |
組 成 | 地骨皮2兩,百部2兩,芍藥1兩,赤茯苓1兩。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地骨皮散(《雞峰普濟方》卷十一)。 |
主 治 | 腎咳惡熱,骨間煩疼。肺壅痰嗽。 |
摘 錄 | 《全生指迷方》卷四 |
《普濟方》卷七十: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1兩,防風1兩,鹽1兩,細辛1兩,蔓荊實1兩,杏仁1兩,獨活1兩,青葙子1兩,當歸1兩。 |
制 法 | 上為散。 |
用 法 | 每用半錢,以水2大盞,入鹽1錢,煎至1盞,去滓,熱含冷吐,日2次。 |
主 治 | 牙齒風蟲,齒根挺出,動搖疼痛。 |
摘 錄 | 《普濟方》卷七十 |
《女科秘要》卷四:地骨皮湯
組 成 | 地骨皮1錢,當歸1錢,川芎1錢,知母1錢,麥冬1錢,甘草5分。 |
用 法 | 空心服。 |
主 治 | 婦人肥盛,腸胃多痰,壅滯經絡,血閉帶下。 |
摘 錄 | 《女科秘要》卷四 |
《本草綱目》卷三十六引《蘭室秘藏》:地骨皮湯
組 成 | 柴胡3錢,地骨皮3錢。 |
用 法 | 水煎服。 |
主 治 | 膀胱移熱於小腸,上為口糜,生瘡潰爛,心胃壅熱,水谷不下。 |
摘 錄 | 《本草綱目》卷三十六引《蘭室秘藏》 |
中医百科不提供医学建议。本站内容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