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圣散: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七圣散|组成=续断、独活、防风、杜仲、萆薢、牛膝(酒浸一宿)、甘草|制法=上各修事净,焙干,半两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二钱,温酒下。|功用=|主治=治风湿流注经络间,肢节缓纵不随,或脚膝疼痛,不能步履。|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七圣散|组成=续断、独活、防风、杜仲、萆薢、牛膝(酒浸一宿)、甘草|制法=上各修事净,焙干,半两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二钱,温酒下。|功用=|主治=治风湿流注经络间,肢节缓纵不随,或脚膝疼痛,不能步履。|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奇效良方》}} |
||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七圣散|组成=续断、独活、防风、杜仲、牛膝(酒浸一宿)、甘草,等分。|制法=上件各修事净,焙干半两,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功用=|主治=治风湿流注经络间,肢节缓纵不随;或脚膝疼痛,不能步履。|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七圣散|组成=续断、独活、防风、杜仲、牛膝(酒浸一宿)、甘草,等分。|制法=上件各修事净,焙干半两,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功用=|主治=治风湿流注经络间,肢节缓纵不随;或脚膝疼痛,不能步履。|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三五六:七圣散|异名=七宝散(《济阴纲目》卷十)。|组成=延胡索 没药 白矾(飞过)白芷 姜黄(俱焙)当归 桂心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临产阵痛时,烧铁犁头令红,淬酒,用药9克调服。|功用=|主治=催生止痛。治妇人临产,腹部阵痛,腰疼。|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三五六:七圣散|异名=七宝散(《济阴纲目》卷十)。|组成=延胡索 没药 白矾(飞过)白芷 姜黄(俱焙)当归 桂心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临产阵痛时,烧铁犁头令红,淬酒,用药9克调服。|功用=|主治=催生止痛。治妇人临产,腹部阵痛,腰疼。|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三五六}} |
2023年8月19日 (六) 22:22的版本
《奇效良方》:七圣散
组 成 | 续断、独活、防风、杜仲、萆薢、牛膝(酒浸一宿)、甘草 |
制 法 | 上各修事净,焙干,半两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二钱,温酒下。 |
主 治 | 治风湿流注经络间,肢节缓纵不随,或脚膝疼痛,不能步履。 |
摘 录 | 《奇效良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七圣散
组 成 | 续断、独活、防风、杜仲、牛膝(酒浸一宿)、甘草,等分。 |
制 法 | 上件各修事净,焙干半两,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
主 治 | 治风湿流注经络间,肢节缓纵不随;或脚膝疼痛,不能步履。 |
摘 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普济方》卷三五六:七圣散
异 名 | 七宝散(《济阴纲目》卷十)。 |
组 成 | 延胡索 没药 白矾(飞过)白芷 姜黄(俱焙)当归 桂心各等分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临产阵痛时,烧铁犁头令红,淬酒,用药9克调服。 |
主 治 | 催生止痛。治妇人临产,腹部阵痛,腰疼。 |
摘 录 | 《普济方》卷三五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