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熬丸: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备急干金要方》卷四:七熬丸|组成=大黄45克 前胡(一作柴胡)芒消(熬)各150克 葶苈 蜀椒(并熬)各7.5克 生姜 芎藭各22.5克 茯苓18克 杏仁11克 (熬)挑仁20枚(熬)虻虫(熬)水蛭(熬)各13.5克|制法=上十二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空腹时服7丸,米饮送下,每日三次。不效,量加一倍。|功用=|主治=治瘀滞日久,月经不利,手足烦热,腹满,心烦,默默不欲寤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备急干金要方》卷四}}
{{方剂|方名=《备急干金要方》卷四:七熬丸|组成=大黄45克 前胡(一作柴胡)芒消(熬)各150克 葶苈 蜀椒(并熬)各7.5克 生姜 芎藭各22.5克 茯苓18克 杏仁11克 (熬)挑仁20枚(熬)虻虫(熬)水蛭(熬)各13.5克|制法=上十二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空腹时服7丸,米饮送下,每日三次。不效,量加一倍。|功用=|主治=治瘀滞日久,月经不利,手足烦热,腹满,心烦,默默不欲寤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备急干金要方》卷四}}

2023年8月19日 (六) 23:48的最新版本

《备急干金要方》卷四:七熬丸

组 成 大黄45克 前胡(一作柴胡)芒消(熬)各150克 葶苈 蜀椒(并熬)各7.5克 生姜 芎藭各22.5克 茯苓18克 杏仁11克 (熬)挑仁20枚(熬)虻虫(熬)水蛭(熬)各13.5克
制 法 上十二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空腹时服7丸,米饮送下,每日三次。不效,量加一倍。
主 治 治瘀滞日久,月经不利,手足烦热,腹满,心烦,默默不欲寤者。
摘 录 《备急干金要方》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