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附治中汤: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种痘新书》卷十二:丁附治中汤|组成=人参5分,白术1钱,干姜1钱,陈皮1钱,青皮1钱,厚朴1钱,白芷1钱,丁香5分,炙草3分,附片3分。|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伤食腹痛,呕吐不止;或虚寒之甚,呕吐腹痛。|加减=| |
{{方剂|方名=《种痘新书》卷十二:丁附治中汤|组成=人参5分,白术1钱,干姜1钱,陈皮1钱,青皮1钱,厚朴1钱,白芷1钱,丁香5分,炙草3分,附片3分。|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伤食腹痛,呕吐不止;或虚寒之甚,呕吐腹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
||
{{方剂|方名=《医方大成》卷二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附治中汤|组成=丁香半两,甘草(炙)半两,青皮(炒)半两,陈皮(炒)半两,人参半两,附子(炮)1两,白术(煨)1两,干姜(煨)1两。|制法=|性状=|用法=《医学正传》引《局方》有大枣二个。|功用=|主治=胃冷停痰,呕吐不已。|加减=| |
{{方剂|方名=《医方大成》卷二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附治中汤|组成=丁香半两,甘草(炙)半两,青皮(炒)半两,陈皮(炒)半两,人参半两,附子(炮)1两,白术(煨)1两,干姜(煨)1两。|制法=|性状=|用法=《医学正传》引《局方》有大枣二个。|功用=|主治=胃冷停痰,呕吐不已。|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方大成》卷二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2023年8月19日 (六) 23:47的最新版本
《种痘新书》卷十二:丁附治中汤
组 成 | 人参5分,白术1钱,干姜1钱,陈皮1钱,青皮1钱,厚朴1钱,白芷1钱,丁香5分,炙草3分,附片3分。 |
主 治 | 伤食腹痛,呕吐不止;或虚寒之甚,呕吐腹痛。 |
摘 录 | 《种痘新书》卷十二 |
《医方大成》卷二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附治中汤
组 成 | 丁香半两,甘草(炙)半两,青皮(炒)半两,陈皮(炒)半两,人参半两,附子(炮)1两,白术(煨)1两,干姜(煨)1两。 |
用 法 | 《医学正传》引《局方》有大枣二个。 |
主 治 | 胃冷停痰,呕吐不已。 |
摘 录 | 《医方大成》卷二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