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分类索引
最近更改
随便看看
灵兰秘典
沙盒
捐助本站
帮助
帮助
方针指引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MediaWiki帮助
中医百科
搜索
搜索
登录
个人工具
登录
查看“七制香附丸”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清除缓存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页面值
短URL
←
七制香附丸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必须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才能编辑页面。请通过
参数设置
设置并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方剂|方名=《医学人门》卷八:七制香附丸|组成=香附米420克|制法=上药分七份,一份同当归60克,酒没;一份同莪术60克,童便浸,一份同牡丹皮、艾叶各30克,米泔浸;一份同乌药60克,米泔浸;一份同川芎、玄胡索各30克,水浸;一份同三棱、北胡各30克,酷浸;一份同红花、乌梅各30克,盐水浸。春三夏二,秋七冬十日晒干,取单香附为末,浸药水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80丸,临卧用酒送下。|功用=|主治=治诸虚百损,气血不调,月水前后,结成症瘕;或骨蒸发热,四肢无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学人门》卷八}} {{方剂|方名=《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七制香附丸|组成=香附(醋制)3.42干克 生地 生白芍 当归 熟地各120克 川芎120克 艾炭60克 白术(麸炒)益母草各120克 甘草30克 山萸肉(酒制)60克 炒枣仁60克 茯苓(去皮)120克 生阿胶 天冬各60克 砂仁45克 人参 (去芦)30克 黄芩60克 延胡(醋制)45克|制法=用生艾叶30克,小茴香30克,大米30克,三味熬透去滓取汁,再和鲜牛乳210克,大盐(化水)21克,拌方内香附,浸透微炒,和群药共为细粉,黄酒泛小丸。|性状=|用法=每服6克,白开水送下。|功用=|主治=开郁顺气,调经养血。治血滞经闭,胸闷气郁,两胁胀猜,饮食扶少,四股无力,或腹内血块,攻审作痛,及寒湿白带等。|加减=|注意=孕妇忌服。|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TOCright/styles.css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方剂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七制香附丸
。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