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分类索引
最近更改
随便看看
灵兰秘典
沙盒
捐助本站
帮助
帮助
方针指引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MediaWiki帮助
中医百科
搜索
搜索
登录
个人工具
登录
查看“不二丸”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清除缓存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页面值
短URL
←
不二丸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必须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才能编辑页面。请通过
参数设置
设置并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方剂|方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不二丸|组成=巴豆30粒(去皮心膜,研,别用好黄连半两,水浸浓汁,染纸两张,裹巴豆,压去油),朱砂(研未,水飞)1钱,寒食饼1钱(炒)。|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性状=|用法=每服1丸,新水磨化,不拘时候。|功用=|主治=伤食吐泻不止。|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 {{方剂|方名=《穷乡便方》:不二丸|组成=常山(酒煮,炒干取末)4钱,尖槟榔(取末)1钱。|制法=面糊为丸。|性状=|用法=当发日,先晚酒送下21粒,次早酒送下30粒。|功用=|主治=截疟。主阴疟,发自下午,面青寒多,有吐。|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穷乡便方》}}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不二丸|组成=巴豆(去皮心膜,去油)70个,杏仁(浸,去皮尖,研)70个,黄蜡1两3钱,砒霜(研,入瓷罐子,以赤石脂固封缝,盐泥固济,烧通赤,侯冷取出)1两6钱,白胶香(研细)4钱,黄丹(炒)2钱半,乳香(研)6钱半,朱砂(研,飞)半两,木鳖子(烧焦)10个。|制法=|性状=|用法=上为末,熔蜡为丸,如黄米大,每钱作120丸。每服1丸,小儿半丸,水泻,新汲水送下;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汤送下,并放冷,临卧服。|功用=|主治=大人、小儿一切泻痢,无问冷热赤白,连绵不愈,愈而复发,腹中疼痛者。|加减=|注意=忌热物1-2时辰。|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方剂|方名=《痘疹全书》卷下:不二丸|组成=苍术(锉)2两,草乌(去皮尖)1两,羌活1两半,杏仁49个,巴豆(去壳油)49粒。|制法=上为细末,神曲为丸,如皂子大,黄柏末为衣。|性状=|用法=每服1丸,原物煎汤送下;再服补中化毒物。|功用=|主治=痘症顺症,因伤食而腹胀满,气喘促,疮色变,又烦躁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TOCright/styles.css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方剂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不二丸
。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