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分类索引
最近更改
随便看看
灵兰秘典
沙盒
捐助本站
帮助
帮助
方针指引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MediaWiki帮助
中医百科
搜索
搜索
登录
个人工具
登录
查看“丁香饼子”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清除缓存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页面值
短URL
←
丁香饼子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必须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才能编辑页面。请通过
参数设置
设置并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方剂|方名=《杨氏家藏方》卷十八:丁香饼子|组成=丁香60粒,龙骨1分,附子1枚(7钱者,炮,去皮脐尖),藿香叶(去土)1分。|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每1两作50丸,捏作饼子。|性状=|用法=煎杉木汤化下,不拘时候。|功用=|主治=小儿胃气虚寒,心腹胀满,哕逆呕吐,昏困少力,及泄泻无度。|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方剂|方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三:丁香饼子|组成=大丁香2钱,密陀僧2钱(研),木香1钱半,硫黄1钱半,白丁香1钱(拣直两头尖者),硇砂半钱(研),甘草1钱半(炙),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捻作饼子。|性状=|用法=每服2饼,乳食前用乳香、生姜汤送下。|功用=|主治=小儿乳癖。|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三}} {{方剂|方名=《寿亲养老新书》卷四:丁香饼子|组成=半夏(汤泡)60克 白茯苓(去皮)30克 丁香15克(不见火)白术30克(炒)川白姜30克(泡)甘草30克(炙)白扁豆(用姜汁浸,蒸熟,焙)30克 橘红60克(去白膜,姜汁浸一宿,焙)|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生姜汁煮薄面糊为饼,如大棋子大。|性状=|用法=每服一饼,细嚼,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功用=|主治=温胃去痰,解酒进食,宽中和气。主积滞不消,心腹坚胀,痰逆呕哕,噫酢吞酸,胁肋刺痛,胸膈痞闷,反胃恶心。|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方剂|方名=《寿亲养老新书》卷四:丁香饼子|组成=半夏(汤泡)2两,白茯苓(去皮)1两,丁香半两(不见火),白术1两(炒),川白姜1两(炮),甘草1两(炙),白扁豆1两(用姜汁浸,蒸熟,焙),橘红2两(去白膜,姜汁浸1宿,焙)。|制法=上为细末,用生姜汁煮薄面糊为饼,如大棋子大。|性状=|用法=每服1饼,细嚼,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温胃去痰,解酒进食。宽中和气。主积滞不消,心腹坚胀,痰逆呕哕,噫醋吞酸,胁肋刺痛,胸膈痞闷,反胃恶心。|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卷十八:丁香饼子|组成=丁香1两,木香1两,白豆蔻半两,半夏曲半两,神曲半两,白术1两半,白姜1两半,陈皮1两半,人参3钱,荜澄茄3钱,肉豆蔻半两,甘草2钱。|制法=上为细末,用生姜汁煮糊,和作饼子,如棋子大。|性状=|用法=每服1饼,空心嚼细,生姜汤送下。|功用=|主治=脾胃虚寒,痰逆呕吐,饮食减少,五膈五噎,翻胃恶心。|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奇效良方》卷十八}} {{方剂|方名=《鸡峰普济方》卷十八:丁香饼子|组成=沉香半两,丁香半两,人参半两,藿香叶1两,柿蒂1两,甘草1分。|制法=上为细末,晋枣20个蒸熟取肉,和搜得所,用蒸饼2-3个包裹,蒸熟去面,入臼捣300-500下,为丸如弹子大,捏作饼子。|性状=|用法=如不进食,用生姜2大片,夹药在内,以麻缕缠定,面裹煨熟,放冷去面,空心细嚼,米饮下;如咳逆,用水1盏,药饼2枚,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空心服。|功用=|主治=痰涎呕逆,吐泻不止,饮食不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述=|备注=|来源=|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TOCright/styles.css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方剂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丁香饼子
。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